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国民法医 第86节

江远低头看看另外几滴血,缓声道:“从血滴的大小来看,滴落的高度大约一米左右吧。可能是凶手手臂垂下来以后,从指头的位置低落的。”

“恩,判断的还挺准的,这个血滴的大小,其实不太好判断的,一米,一米二的血滴,差距都不是太明显。”吴军说着自己的经验。

越高的地方,低落下来的血滴会越大一些,但因为普通人的手垂下来,刚好是一米左右,所以,这个大小的血滴,就更受关注。

而一米二的血滴,则说明受伤的部位更高,或者凶手的身高异于常人。

以江远现在的能力,判断血滴落下的高度,实在是手到擒来,轻松的道:“一米处低落的血滴,刚好是星巴克那种吸管的截面大小。”

吴军愣了愣,这让没喝过星巴克的法医怎么做事?好在他知道一米滴落的血滴有多大,于是在脑海中想象了一下星巴克吸管的截面积,不由点头道:“那星巴克的吸管还挺粗的,我还以为都像是以前ad钙奶那样呢。”

江远听懂了,道:“回头让人从长阳市带星巴克过来,咱们一边喝咖啡一边搞案子。”

吴军赞同点头,又道:“可以,到时候咱俩喝着咖啡,抽着中华,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凶手。”

正说着,一名刑警带了人,到院子门口,再向里面喊道:“受害人的家属过来了。”

江远和吴军看过去,就见一名四十余岁的男子,跟在刑警身后,右手还包着纱布。

两人不禁四眼一亮。

吴军先是给旁边站着的两名刑警打了个眼色,等两名刑警出了院门,往前走了几步,到了男子身后,吴军才随意的问男子道:“你怎么受伤了?”

男人沙哑着嗓子道:“我跟歹徒搏斗,被弄伤了。”

“这位是受害人的丈夫,刚在隔壁亲戚家包扎。”领他过来的刑警看这个架势,也是心领神会,一边说话,一边将男子受伤的胳膊抓起来,像是给众人展示似的,且道:“伤的不太重,流了点血。”

吴军点头,再问:“你们在哪里搏斗来着?”

“就……就那……”男子指了一下位置,正是花坛附近。

“那你怎么受伤的?”

“就对方捡了柴刀来砍,我挡了一下。”

“在哪里挡的?”

“就那里。”男子指的还是花坛处。

吴军和江远都是露出了笑来,飞溅伤都没有,你好意思说自己挡了刀?

第129章 为伤者言

受害人的丈夫也看出吴军和江远好像不信的样子,低声解释道:“我就挡了一下,伤的不重。那人转身就跑了。”

挡一下得有飞溅伤,挡几下不就得有几下,除非是没受伤。

吴军和江远笑的更诡异了。

这说明,眼前这位是一点血迹学都不懂啊。

众所周知,飞溅伤是非常容易看出来的,想要模拟的话,就端一杯血……没有的话,用尿也可以替代,装一大杯,冲着白色的墙面泼上去,由此显露出来的血迹,或者黄色的尿迹,就是飞溅伤的样子了。

当然,要是只想短时间内看一下,用水也可以代替。

而眼前的男人,显然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他指的地方,虽然有血,但根本就不是飞溅伤的血迹模样,这不是一下子就给戳穿了。

血迹学都不懂,也敢砍人?

现代刑侦领域的发展,老早就将暴力犯罪的门槛给提高了。

你要是砍完了就跑,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可能还得一段时间。这重回犯罪现场,还是以目击证人的身份,结果连点血迹学的基础都没有,又如何编得过去呢。

吴军抬了抬下巴,又向后面的两名刑警示意。

出现场的刑警,比狗都机灵,鼻子皱一下,再互相用眼睛的余光注意一下同伴的位置,接着同时向前两步,立即就拽住了男人的胳膊。

“别动哈。”这边老警察说着话,那个年轻点的咔咔就把手铐给套上了。

冰凉凉的手铐,稍稍有点重,像是被强制拿着手柄的感觉。

受害人丈夫的脸刷的就变成酱色了。

“我真的是……我就挡了一刀。你们抓我做什么?”受害人的丈夫不安的挣扎了两下,想喊人,又不敢喊人。

北宁台的农村都很讲究团结,包括江村在内,都是在村里喊一嗓子,就有人跳出来帮忙的局面。

但男人犹犹豫豫的,依旧是自己辩解:“你们不信的话,可以找画像的师傅来,我给你们说那个人的样子。”

吴军自然不会顺着他的思路说话,就顺着凶器问道:“你说的这个人,是手持柴刀跑的,还是丢下柴刀跑的。”

男人想了一下子,道:“手持柴刀跑的。”

“怎么个路线跑出去的,从哪里跑到了哪里,你指一下?”

男人于是随便在院子里划了条线路。

江远上前一看,这就不对啊,你跑的这条线,可没有武器带下来的血迹。

当然,凶手也可以将刀伤的血给擦了。但用什么擦呢?自己的衣服显然太傻缺了,随身带的手纸恐怕不够用,而且,擦完以后的纸丢哪里去呢?随身带着又是一项麻烦。

真要擦刀上的血,比较合适的方案是用自己的内裤,擦完了再穿上,不影响行动不说,也不容易在路上被人注意到。

可就算是这么做,也得有一个地方给他呆着换衣服裤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