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大队里的气氛,明显又宽松了许多。
在江远看来,刑警队和村里的生活也是类似的,有大案要案的时候,就像是农忙时节,大牲口都会被重视起来,吃得喝得忙成犊子;而没有大要案的时候,大牲口就像是被散养了起来,鞭子还是挥舞着,但多数就没那么着急的抽下来。
大牲口们的脚步,自然而然的都会放慢一些。
像是吴军,就再次舞动起了鸡毛掸子,并整理了办公桌,不是因为黄历,而是为了“去去晦气”。
江远自己打开电脑,填起了之前的报告。
“中午要不要煮个红豆薏米粥?可以拔湿气,去晦气。”吴军说着话,从墙角取出了红豆和薏米。
江远看的眼皮子一跳:“您在办公室里还有红豆?还有薏米?”
“有备无患。”
“不怕大队长看到啊。”江远无奈道。
“真要是看到了……”吴军在脑海中模拟了一下该场景,叹口气,道:“实在不行,就请他一起喝好了。”
江远无言以对。
吴军笑笑,道:“没事的,只要咱俩一起犯事,就是安全的。”
“师父,您都五十多了。咱得靠谱点。”江远听着吴军的话,总觉得不那么安全。
吴军拍拍江远的肩膀:“放心,等我退休了,你就更安全了,咱们小县城招个法医,怪不容易的。”
“那等您退休了,我就在办公室里弄个烧烤炉子。”江远也聊开了,吹牛嘛,拆迁户还能输了不成。
正说笑着,刑科中队的陆建峰敲门进来了。
在大一些的单位,比如长阳市刑警支队,内部就会有刑事科学技术大队,里面又可以有现勘中队,痕检中队等单位。相对来说,刑科大队的大队长,或者刑事科学技术中心的主任,就会强势有力一些。
但在宁台县这样的小单位,中队长的头衔,就相当于学校里的小组长,实在是硬气不起来。
对于法医,陆建峰的态度就更和煦了,脸上带着笑容,道:“最近几天辛苦了,这次的非正常死亡,做的比凶杀案都复杂,大家也都没想到,还好你们早早确认了死者,否则,一个大队都要累翻过去了……”
吴军点头,道:“我当时都以为是分尸案了,也不知道是哪艘船搞的,现在人的胆子,是真的大,放20年前,估计就报警了。”
“也许是没看见。”陆建峰没再继续往下说,咳咳两声,道:“那个……前两天,还出了个案子,江远你要不去给看一下。”
“什么案子要让江远做的?”吴军直接问了起来。
“就前两天的烟店抢劫案。警力都扑出去了,现场勘查也没有好好做。现在,既然命案不在了,这个抢劫案就得拿出来好好看一下了。”陆建峰也很无奈。案子都是有时效性的,但在命案和抢劫案同时发生的时候,抢劫案能得到多一点的资源都很难。
吴军问:“现勘的几个呢?”
“两个忙别的案子,一个发烧了,我的意思,让王钟跟着江远跑一趟。”陆建峰手一摊,道:“大下雨天的跑案子,人都废了。”
让一个法医一个痕检跑现勘,非常不合理,但非常现实。
县局的人手,从来都是不够的。
“现在出发?”江远站了起来。
陆建峰忙道:“现在出发,我给你找辆车……”
“不用,我今天开着车来的。”江远从抽屉里取了大g的钥匙。
第73章 障碍
鑫发烟酒店。
这里地处宁台县北郊,距离江村小区也就是几公里的距离。
烟酒店的铺面并不大,总共20个平方的样子,内里依旧是狼藉一片。
店铺老板是个四五十岁的女人,靠着卷闸门,脚踩着玻璃渣子,心疼的道:“天杀的抢了我几麻袋的烟,还把酒搬去了好多。要是找不回来,我们几年都白干了。”
“是用麻袋运输的?一个在里,一个在外的倒手吗?”江远站在卷闸门外面,观察着四周,同时询问。
“一个在里面装,一个在外面搬,两人都揣着刀子,让我站角落里。”女店主指了一下位置,低声道:“抢了好久,都没人帮忙。”
“在外面搬的人,有进到店内来吗?”
“他就站门口,不进来,但是拿那么长的刀比划一下。”女店主比划了一下刀的样子。
江远点头表示知道,又问:“有别人看到吗?时间很久的话。”
“那天雨下的正大呢,我是早上过来的,走不了了。也没见路过的人。”
“你这个店,一般是什么人买烟买酒。”江远又接力询问。
“有街面路过的,附近家属楼里的,还有前面街上烧烤和小龙虾的店铺,客人要烟了,就给我打个电话,我就让老公送过去,赚个一块两块的跑腿钱。”女店主说着顿了顿,又道:“我这里经常有现金的,现金也都抢走了。”
江远边想边将女店主的回答记录下来,又问:“有监控吗?”
“有,也看不清个啥。那天下雨的,三个抢劫的人都戴的那种兜帽衫,嘴都捂起来的那种。进来就搬我好烟……”老板娘说着就情绪激动起来了。
“三个人?”王钟确认了一下。
女店主点点头,道:“是三个人,一个人在车上,两个人搬的。你们有遇到三个人抢劫的案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