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宋市井人家 第111节

这么坦然承认自己惧内,叶大富也算很有种了。

“不过便是我浑家来也不会自己说了算,当人爹娘的靠着父母身份压孩子,算什么好玩意儿?”叶大富放下茶盅,认真跟乡亲们理论,≈qut;咱们村里那个王老头,可不就是例子。≈qut;

村民们原先还嘲笑叶大富,此时倒齐齐沉默,王老头的确是压榨五个儿子,儿子们都五十岁了还得每天在地里劳作,收成粮食全部由王老头拿着锁起来不给儿子们,儿媳妇们要做饭还要由王老头开锁从自家房里每顿舀一顿的面,多了没有,儿子孙子们就是他的奴隶,自家在屋里吃油饼喝羊肉汤,给儿孙们吃窝头喝菜汤。

最后王老头在地上摔了一跤,没有一个儿子去扶,由着他在地上呻吟了一夜,第二天看不过去的邻居来送他去看郎中,却已经没救了。

“再说了。”叶大富笑嘻嘻开口,“若是我家女儿不愿意,就算看在我这个当爹的面子上收了孩子,不好好教导那不也是耽误了你家女儿吗?”

这的确,拜师要收费,可师傅教不教看心情,乡亲们谁也不想自家交了钱却学不到东西,便纷纷点头,不再纠缠叶大富。

叶大富回去后就将此事告诉了叶盏。叶盏倒同意:“食肆里生意还要扩张,人手自然不够,若能得学徒们帮助最好。”

“只不过如今却不行,我手里有遭事要忙,等忙完这一阵,我亲自去选学徒回来。”叶盏如今在盘算一件大事呢。

叶家食肆的生意因着盒饭生意又上了一层楼,如今店里要做日常经营,还要给全城提供盖浇饭,再有二百劳工们的定量销售,渐渐原有的店面难以满足需求。

叶盏便开始四处寻找,打算在城里购买一处酒楼。只不过买房要考量的第一件事,就是房产有无泡沫?须知富户们买卖,贵也就贵了,对他们而言就跟零花钱买个包一样无足轻重,可对叶盏这样的穷人而言,买贵了一成就相对于一年白干。所以买房之前还得好好考量一下当地市场。

这京城里房子的价钱,最豪华的,可达到数十万贯或上百万贯2,豪华的宅邸要价能到一万两白银1,中等较高的宅邸需要五千两白银。要是最便宜的,寻常人家建立在偏僻处的一两间平房,大约也值当二百两银子。

叶盏按照现代推算下,果然差不多,帝都大平层和别墅从几亿到上千万,老百姓的房子也就一千万到几百万不等,而胡同里老破小平房一间大约也是二百万左右。

历史果然是个圆,这么算来,她一盘菜卖个三十块钱若是放在现代倒也能算进物美价廉的行列。

三千两银子的房子可以出租,平均月租十贯,买回来大约三百个月就能回本,也就是二十五年回本,如此算来比北上深许多房子租售比都要高呢。看来汴京城的房产没有什么泡沫,很是□□。

分析清楚了没有泡沫,叶盏就认真筹谋买酒楼的事。

叶大富求稳为上,想劝女儿赁酒楼:“你若是出了高价,什么好地方的酒楼赁不得,为何还要买?”在京城买个酒楼那是祖辈几代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若是我赁来经营得好,酒楼的房东难免要抬高赁价,到时候是搬走酒楼还是咬咬牙答应他呢?”叶盏看得很清楚。

前世她就见多了这样的无良房东,若是店铺生意好,有的房东会在租期到期后赶走租户,自己在原址开一家一模一样的店;有的房东则会直接坐地起价,因为一般客人都认店门,你贸然搬迁会影响获客量,所以有些酒楼老板只能委委屈屈答应高房租。

“这……”叶大富一时语塞,对于市井间的算计他看得比女儿多,自然知道这事情常有发生。毕竟房东是房子到期再抬价,又不是在租赁文书存续期间抬价,也不算是失了信用。

“孩子若要买你就由着她去。”宓凤娘嗔怪丈夫一声,“盏儿自有她的盘算。”

她倒是先要拿钱出来:“如今秋社后家里收成都卖了一部分,还有你爹贩运粮食的钱,原本想给他开张个古董铺子,如今既然你要用先拿来给你应急。”

叶盏摇摇头:“钱倒是有一些。”她这些日子经营酒楼,已经攒了一千贯,再加上玉姐儿那里有一千贯,两人加起来有两千贯。

只不过两千贯听着多,在汴京房市上算是杯水车薪。叶盏问了好几个中人,光是看他们为难的目光,就知道自己还算个彻头彻尾的穷人呢。

“要不我们先买家小店?都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我们先买个自家的食肆,等过几年再买酒楼便是。”玉姐儿劝妹妹。赁食肆——买塌房——买食肆——赁酒楼——买酒楼,这条路听着也不赖,稳打稳扎嘛。

“我再看看情形,若是实在不行我再想旁的法子。”叶盏是个倔脾气,没撞到南墙不想轻易认输。

她寻了好几个中人问来问去,没打听到便宜的酒楼,因着在店内交谈并不避讳旁人,倒是被不少人知道了她要低价买酒楼。

自然也有人背地里嘲笑她:“俗话说得好,有什么银钱打多少斤豆腐,这钱不够来凑什么热闹。”叶家食肆一向风风火火,自然也有不少人嫉妒叶盏,趁机嘲弄。

蓬蕊先私下里寻叶盏说话:“我手里如今宽裕,你先拿着急用。我那田产铺子都可随时出售。”她如今是个小富婆。

“我怎么能拿你的钱,你手里都是田铺,一时卖掉也要被压价。”叶盏摆摆手不收她的钱。

第二天,田寿来寻叶盏,站在门口吭哧吭哧半天才冒出一句话:“我来出这个钱。”

叶盏自然谢过他好意:“多谢您相助,只不过拿旁人的钱算怎么回事,我必不会要。”

“不是。”田寿鼓起勇气抬头,“您不用因着收了这钱就要答应……婚事,便是还不了也就当是个朋友,都说朋友有通财之义。”

倒是个君子,不过叶盏不会收他的银钱。

谢绝了他,一回头就看见小裴大人。小裴大人面色沉静如水,似乎没听到田寿给钱,倒问叶盏:“开封府有一家酒楼买扑,我替你写了名字上去,你可愿意?”

买扑?

第101章

博卖叶盏不陌生,可这扑买是个什么意思?

经过裴昭解释,她才明白了个大概:官府有不少标的是公私合营或者私人承包制,这扑买便是官府为这些资产主办的竞价招投标模式。

好比这制酒水就是政府控制,要想做就得去官府申请酒曲,价高者得。再比如樊楼作为城里的酒楼就曾被官府拿来竞价拍卖,承包价最高的人得,定期向官府缴钱,剩下的盈利归自己便是。

叶盏想了想,这跟前世的政府招投标很是相像,旁的不说,那景区里的小卖部、学校里的食堂不都是这个模式嘛。

除了政府采购领域,便是官田转让或者请佃都是如此,为的就是公开透明竞争,避免关系户暗箱操作。

叶盏点点头,不由得赞许:原来大宋的政府理念已经如此发达,这样招投标的确更加公开透明。

这回拿来招投标的便是一座酒楼,建在南城。

“我正好看见有此事,想到听说你想要买个酒楼,便帮你写了名字上去,不知你可同意?”裴昭解释完后又小心翼翼询问。

“自然是同意。”叶盏赶紧点头,还福上一福,“多谢裴大人。”

“酒楼名唤富春楼,在南熏门,你可以去现场看看,估算下附近的客流,依次为依据算出酒楼的收益,到时候等到要闹处张榜公告时心里也好有个底。”裴昭事无巨细告知叶盏。

“那是自然,多谢大人想得周全。”叶盏赶紧道谢。

等裴昭走后玉姐儿赶紧凑过去:“这是要博卖?”

“不是博卖,你当是爹的古董摊呢。”叶盏捂嘴笑,“博卖是投圈看手气,扑买是拍卖看魄力,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