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1983开始 第293节

其实谁都清楚,死亡不可避免,累死累活就为了在这世界多留一会儿。什么信仰啊,祖宗啊,那东西太远,不真正死一次谁也不知道。

那从最现实的角度,我觉得人的死亡,起码要经历三个阶段。”

“怎么说?”大伙来兴趣了。

“第一个,当你心跳停止,呼吸消逝,这是医学上的死亡。

第二个,当你举行追悼会,人们穿着黑衣出席葬礼。他们宣告,你已经离去。这是社会关系上的死亡。

第三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这是情感记忆中的死亡。

人的一生,势必要经历这三次,然后才是彻底消失。

但对某些人来讲,还有更加延续的存在方式。音乐、影视、文学史、教科书……如果他们足够伟大,他们可能永远不会逝去。”

“……”

一片沉默中,许非看看时间,站起身,“好了,吃饭!”

……

青年出版社。

信誉还是可以的,说下半年就是下半年。许非拿到了《论影视剧的自我修养》的正式版本,爱不释手。

封皮按他的意思重新设计,腰封也妥当,上写:

“十几位名家联合推荐,看得懂的影视艺术鉴赏。”

“汪朔:别拿观众不当盘菜”

“莫言:影视爱好者入门读物”

“葛尤:他教会我怎么演戏”

其实编辑觉得很羞耻,从没干过这事,问:“许老师,要是没意见的话,过几天我们就正式发售了。”

“你们打算怎么发售?”

“就是在各书店铺货啊。”

“没了?”

“……”

编辑心累,“您想怎么着啊?”

“还是弄个读者见面会好,现在让开了吧?”

“让是让,可这……”

“哦,你们就帮着说一下时间地点,剩下我自己弄。”

许非本打算搞签售会的,一想不对。现在只有领导才能签名,明星、作家要给人签名,会被骂的。

得等九十年代流行歌曲火爆,港台势力大举入侵,最早的一批脑残粉出现,才带来这种签名文化。

“婆婆,我要听《星星点灯》。”

“哦,点灯啊,我也会唱。”

就这种。

许老师公费出书,自费宣传,联系于佳佳,于是《京城青年报》又开始抽奖了:

“《论影视剧的自我修养》将于五日后正式发售,并举办读者交流会活动,本日起可报名参加,最终选出二十名……

时间:八月二日,上午九时整

地点:东城区大菊胡同28号”

第299章 交流会

书房内,茉莉茶甜,金蟾吐着烟。

金蟾便是那茶宠,里面可放香,从嘴里冒出来。烟气缥缈笼罩蟾身,栩栩如生,在这夏夜竟有了几分玄妙之感,仿佛时钟都开始迟缓了一秒钟。

许非放下两部小说,在本子上写下一行字:“《雪山飞狐》剧本初稿。

时间顺序:胡一刀结识夫人,怀有身孕,胡斐出生,接《雪山飞狐》客栈情节,与苗人凤惺惺相惜。

夫妇二人身亡,平阿四抚养胡斐,接《飞狐外传》,结识程灵素、袁紫衣,接《雪山飞狐》苗若兰情节……”

没错,他心心念的合拍剧,正是91版三地首次合作的《雪山飞狐》。

“寒风萧萧,飞雪飘零,长路漫漫,踏歌而行,回首望星辰……”

在本剧之前,港剧吊打台剧,本剧之后,台剧忽然通透,开启了本地制作+大陆山水的牛逼模式。

不仅造就了辉煌的九十年代,更在《流星花园》成功转型,以一系列狗血偶像剧大杀四方。

许非特喜欢这版《雪山飞狐》,长白山实景拍摄,银装素裹,大气磅礴,吊打tvb的塑料瀑布。

尤其迷恋程灵素,以至于后来的《雪花神剑》,为喜欢梅绛雪还是聂小凤苦恼不已。

后来发现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