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1983开始 第230节

一提物价,乌央乌央全勾出话头,一个字:涨!两个字:疯了!

“哎,许老师你怎么看?”

“坐着看呗,倒是个好题材,琢磨琢磨写里边。”

“您瞧瞧,这才是高人,时刻想着工作。”

“……”

许非不理旁人打趣,只暗叹一声,终于来了!

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前几年实行的“价格双轨制”,由于滋生的腐败、倒爷、经济混乱太严重,早在今年四月份,中央便下决心改革。

核心是从双轨制,过渡到市场制,要闯过这艰难一关,故称之为“价格闯关”。

先是4月,国家对猪肉、鲜蛋、食糖、大路菜4种副食品,由暗补改为明补。将价格放开的同时,直辖市每职工补贴10元,其他城市少一些。

本意是好的,后来发现控制不了,工资和食品价格轮番上涨。猪肉涨了50%-60%,鲜菜涨了31.7%。

之后,彩电价格又放开,名烟名酒价格放开,农产品价格也作了调整……这一系列举措,都给老百姓造成了一种心理:物价要疯涨。

这种情绪不断积压积压,终于随着八月份的一纸文件出台,轰的一下,彻底崩盘!

《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少数重点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开放,由市场调节,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要求。”

第236章 疯了疯了

大菊胡同,片场。

许非一脸无奈的看着现场人员,剧组三十多人,五人请假,或病或有事,其实都知道干嘛去了。

勉强开工,但来的也不专注,低级错误犯了好几遍。

“史胖子集中精神,这么不认真呢?”

“咱们再来一遍,准备……”

“停停!”

他打断拍摄,操起大喇叭,“我知道,现在外面慌的厉害,但我们应该对国家有信心。情况只是一时的,自己一定要稳住,尤其我们文艺工作者,信念坚定……”

他瞧众人根本听不进去,干脆放弃,“算了算了,今儿休息,爱干嘛干嘛!”

“非哥仁义!”

“许老师仗义!”

话音方落,大家半点没含糊,撒腿就撤。

许非摇摇头,也只好回家。

西单。

张桂琴骑着车子来到北大街,就感觉气氛不对。特别冷清,好多商铺没开门,街上行人也脚步匆匆。

她打开店门,打扫了一下卫生。往常八点钟,服务员应该到了,现在八点过了还没影。

又等了一会,王柏琳出现在门口,喊道:“姨!”

“哎,你咋回事,怎么才来?”

“我请个假,得买东西去!”

姑娘连门都没进,见对方一脸懵逼,奇道:“您没听广播啊!红头文件下来了,搞什么闯关,都说钱要毛了,以后就是废纸,能买的赶紧买,我走了啊!”

“哎哎……”

张桂琴莫名其妙,赶紧买了份报纸,一看心里直突突。

她又跑到外面观瞧,整条街冷冷清清,连隔壁的结婚商店都关了。不远处有家银行,那是最热闹的地方,上百人挤着取款。

老妈瞬间慌了,锁上门就往家骑。

不多时到了百花胡同,小旭见她去而复返,惊讶道:“婶儿你怎么了?”

“一会跟我出去,我先拿个存折。”

张桂琴大步进屋,揣着红本本出来,又撞见回来的许非。

“哎哎,正好你们俩都去,还能多拿点。”

“干嘛啊?”

“买东西,你怎么比我还不灵通?”

我滴个天!

许非脑袋疼,“妈,上次买布你都闹腾一回了,怎么还不长记性?”

“这次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国家不可能弄到生死存亡的地步,过阵子就好了。再说你买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