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海棠书屋www.beiyuanweihuan.top),接着再看更方便。

方子兴丈二脑袋摸不着头脑, 想着明日进宫当值,到时候再问问陛下心意吧。横竖陛下如此宠爱世子,世子这点银子虽算不上什么, 也是一份心意, 既然给了陛下, 陛下便收了,再又从哪里寻摸个什么宝贝给世子。

两人这些日子你送我我送你的, 嗨,就像小俩口打趣一般,也就苏公公擅长这些。

第二日进了宫, 他拿了一枚铜牌呈了皇上:“世子说怕您日常用度不够, 让我把这记认给你, 可在京城荣庆堂那里支银子。”

谢翊接过铜牌, 看到上头刻着一枚鲤鱼,按了按那鱼眼睛,果然看到能打开, 里头嵌着半块鱼符,写着鳞字,便知道这是盛家支取的银子的凭证, 估计各有记认。心中微暖,但也笑道:“朕究竟哪里让他觉得朕穷了。”

苏槐笑着恭维道:“前日世子送来的那件珍珠衫, 也是市面上没见过这般好品相的。宫里倒也有好几件,但珍珠只如璎珞也似, 疏疏落落的只为外衫装饰。哪里像昨日那珍珠汗衫, 珍珠细密攒着, 整件光华灿烂, 这手工就极难得了, 扣子那几粒又极大,珠光闪耀,实是上品。”

谢翊微微一笑:“朕原也不爱穿这些。”

苏槐心中只管乐,从前陛下衣装严整,便是燕居也一丝不苟,举止庄重。如今呢?下了朝便坦然换了珍珠汗衫和纱袍,穿了木屐,斜靠在扶手椅里,多年帝皇教养好似忽然一朝消散。

方子兴道:“世子还叫了他手下两个管家来见我,一个管着千秋坊的,一个管着闲云坊和雏凤堂的,说守孝不变,因此让我差遣着,若是一时有钱财不凑手的,或是有什么市井中事不便出面办的,都可差遣他们。还有周大夫那边,也说陛下若是有什么不适的,也可请他诊治。”

谢翊一怔,过了一会儿问道:“他不是守孝吗?约了你去靖国公府?”

方子兴道:“不曾,约我去的千秋坊,说是谢我招待他两位表兄,赠了厚礼,送了很好的白药。又说他表兄要离京回去了,特意谢一谢我。但去了席上,却又不见他那两位表兄。”

谢翊脑子里掠过一丝诧异问:“他好端端为何给你送伤药?”

方子兴道:“……不知道,不过我哥不是内伤一直没好,这伤药还挺合用的,内服外敷都好使。”

谢翊道:“许莼知道你哥是武英侯?”

方子兴茫然:“应该不知道吧……不曾问臣家中事。”

谢翊转头命苏槐:“派人去竹枝坊问一下,说我晚上要见世子,看世子方便不。”

苏槐笑容早就消失,飞快出去了,谢翊却又命方子兴:“你去打听盛家两位表兄,看他们离京了没。”

方子兴不明底里,但也知道仿佛不好,低头应了便出去了。

苏槐最先捧着匣子回话:“竹枝坊盛老六给的,说世子交代过如果九爷派人来问,就把信给九爷。”

谢翊盯着那匣子,手心已微微出了汗,前夜非要自己陪着他的反常涌上心头,伸手打开拿了里头信出来展开,看到许莼还是那欢快的笔触:“九哥,我和表兄出去海外见见世面,很快就回。未及面辞,勿念,千万珍重。”

谢翊将那张素笺拿在手里,盯着那几个字,睫毛垂下,龙颜喜怒未辨。苏槐在一旁却大气都不敢出。

方子兴很快回来,额头上还沁着汗:“盛家荣庆堂那边答复,盛家老爷和两位少爷昨夜就已起航,趁着风向好回闽州了,按路程算恐如今已出了几千里了。”

谢翊默默无言,将那张素笺递给方子兴看,方子兴一看背上也透了汗:“昨日世子并未说过要离京,可要属下如今去追?”

谢翊淡道:“宣贺知秋进宫,朕有话要问。”

贺知秋匆匆进宫,仓促下拜,谢翊坐在上头拿了枚镇纸,只慢慢道:“前些日子听说你和范牧村、张文贞都去了靖国公府校稿,谢翡也去了。你将那日所说对话都写一遍,朕知道你记性好,这才过了三日,可不要说忘了。”

贺知秋再拜道:“臣不敢。”

一边苏槐早已安排下了几案笔墨,贺知秋跪坐在几后,运笔如飞,从入府起开始回忆记录,果然一句不曾遗漏。但心中却忐忑不安,写完后心中倒有些放了心,因着确实似乎也没有什么犯上之语,今上一向不以文字言语罪人……这,应当是另有他用吧?

谢翊却不曾看他,只命六顺把前日雏凤堂那边送来的排好的书稿一本一本翻开看着。那夜他去竹枝坊探许莼,第二日许莼果然就命人送了来排好的书稿,他也并未在意,只吩咐放着。此刻他却一本一本取了出来,然后看到其中的《拒雪堂诗集》,伸手拿了起来,慢慢翻着。

拒雪堂是舅父的书斋,他自幼是舅父亲自启蒙,偶尔出宫会去国舅府,在拒雪堂里习字学书看杂书的时间也不少。

国舅爷范清矩其实性情颇为不羁,他除了经学造诣极深外,十分旁学杂收。拒雪堂里,藏书众多,更有许多御书房里绝对不会出现的,非正统的书。

因此他当时更喜欢出宫去国舅府,一则那是太后唯一对他放松管制的地方,二则国舅为人有趣,在拒雪堂,他会卸下那在宫里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具,言语诙谐,不再十分讲究君臣之礼,反倒待他更似亲人小辈一般教导和爱护。

他和范牧村当时就十分喜欢在书架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来看,并且相互推荐。当初李卓吾的著作,他就是在舅父书斋里找到的。

范牧村选先印这本诗集,想来是知道自己知道了也不会反对,那里确实留下了太多他的回忆。

他拿起那本诗集,慢慢翻着,许多诗他都能背诵,有些他甚至还能回忆起舅父写下那首诗时的情景。是大雪压低竹枝,啪啪有声时,是春雨中花落一地红湿,是夏日午后出去钓鱼归来,手里满把莲蓬和一串巴掌不到的小鱼,是秋日收集桂花,给舅母作糕点,范牧村爬上高高的桂树,摇落满地金屑。

并不需要多久,他就翻到了那句“生死方来无系累”,前面清晰地写着“明夷”。他其实已不太记得作过这诗句,这样类似的联句太过寻常。但唯一这一次,舅父特意记录了下来,觉得他们两人稚子只做暮气语,十分奇怪,如今看来,竟是一语成谶。

也不知舅父服下鸩毒时,是否亦是觉得一死方休,再无系累?

他将诗集放下,看苏槐那边已呈了贺知秋写好的记录,他一页一页翻看,前边倒都正常客套话,无非都是文人卖弄才学。待到谢翡来后,便就开始说些朝廷之事。

他目光落在了“岁羽殿”上,心下已明了,许莼特意问了岁羽殿什么意思,但看上下前后叙述并无异常,仿佛只是好奇随口一问,并不惊异。这一问更似印证,不是才发现的样子。而谢翡还要刻意解释一下正合帝讳,范牧村这时候也还显露着幼时情分,标榜着这是他亲自题的匾额。哪怕许莼之前半信半疑的,听到这个恐怕就全然明白了。

那就是在三鼎甲更前一些,许莼就已发现了自己身份,兴许是诗集,兴许是……他看了眼方子兴,这憨子招待两位表兄,又是在京里,不大会掩饰,被发现身份官职大概也不奇怪。

盛家人个个精明能干,许莼的舅父既是掌家的,能教出三个儿子如此优秀,恐怕也不是一般人。

他这身份本来也没打算瞒着许莼太久,原是打算着等他出了孝,回太学上课。届时靖国公府这些糟心事也淡了,到时候再找个合适的时机慢慢和他说。到时候盛家太夫人去世已久,长房都离远了,盛夫人当家作主,许莼便是知道自己曾插手干预此案,知道祖母和长房的腌臜事,也不至于对自己生怨或是在心中有什么嫌隙。

说到底还是怪自己见猎心喜,看到盛家两个表兄着实是将才,又娴熟海上贸易。他谋海事已久,偏偏这几年没腾出手脚,物色到合适的人。这海事一开,必动许多人利益,光靠主君支持是不够的,非大智大勇、能文能武,既了解海事,又精通朝廷官僚关节之臣子不可为,心性还要极坚忍,不能过于迂直,否则便是玉石俱焚,一败涂地。

兴海事绝不仅仅是开几条海路,行海上贸易如此简单。东南财赋重区,没有强大的海防军务支持,做不成。前朝剿平浙东红毛倭寇的朱秋崖,被诬擅杀,激愤服毒。可悲的是他为剿寇主张禁海,却偏偏又与主张通海的重臣及闽浙士民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泛海通番与保护商队拒寇海上,这本该是互为唇齿的。

之后的官员,不是被调走,便是被冒功,被政敌参纵寇、嗜酒费事问斩,多少重臣在海务剿寇上被吞噬,正显示着这其中利益的错综复杂,唯心志坚定之能臣方可谋之。

因此盛家这三个有勇有谋的儿子,不怪他一见便动了招贤的心,这才吩咐方子兴去招待结交,埋下一闲棋,想着来日和许莼说开,便提拔他舅家一二。许莼自己不愿入朝,那总得有人护得住他,三位表哥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谢翊慢慢将那几页纸看完,想起许莼这暑热之病来得突然,如今看来,必是心中烦闷,那日见到自己,不似之前憨顽天真,又分外黏人,还套着话问自己对三鼎甲的看法,自己当时一时不慎,刻薄了些,一番褒贬,这孩子原本就自厌得很,看三鼎甲都被自己如此鄙薄,恐怕就越发自卑自弃,觉得自己肤浅,害怕被自己看低。

如今想来,自己那日应也是有些酸意,介意许莼太过关注他们,又不知许莼心病,还当着他的面赞他表兄果敢勇武……

谢翊将那几张纸放回去,看了眼贺知秋方子兴等人尚且还侯在下边,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只命了贺知秋先回去,不许宣扬今日之事。

苏槐看着谢翊冰冷的脸色,低声道:“陛下,如今让快马去和闽州提督夏纨传口谕,尚且还来得及,料想盛家绝不敢违旨的。”

谢翊道:“不可。”

耽美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带着空间宠夫郎(种田)

带着空间宠夫郎(种田)

青青园葵
末世三年,林启为庇护家人吃尽苦头,到头来却死在亲人的手上。 他闭眼前还想,这一生如此失败,死了也好。 可没想到一睁眼,他又活了。 他穿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埋头...
耽美 连载 67万字
噢,这搞基的世界

噢,这搞基的世界

嵐懒
BL故事,不喜误入。...
耽美 连载 4万字
囚徒

囚徒

韧心
囚徒...
耽美 连载 12万字
顶级摆烂,轰炸内娱

顶级摆烂,轰炸内娱

宁悬
自出道以来,宋简无缝进组,像一台无休止运转的机器。 公司要求他在公众面前维持完美形象,迫使宋简不得不戴着假面,整日陷在害怕人设崩塌的恐慌中。 用了十年从籍...
耽美 连载 54万字